栏目导航

设备未隔绝,致人中毒身亡

类别:检维修安全事故 发布时间:2019-03-15 浏览人次:

1、事故经过

1999年7月28日16:00左右,某公司甲酸分厂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,合成反应器喷管坏,需进器内进行维修。7月29日上午8:00左右,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,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。下午17:00左右,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。17:15左右,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。此后,在17:15至19:45左右的一段时间内,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。19:45左右经测定:氧气为21%;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百分比为12%~18%。安全人员认为合格,随后签发“进罐入塔证”,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。20:00左右,化建公司2名架子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, 2名操作工及化建公司1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。由于不方便,2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。大约13分钟后,塔内传出求救声,监护人员及现场6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去救人,先后中毒,有7人勉强爬出。最后有两人戴上呼吸器将塔内4人救出,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,此时大约20:40左右。化建公司1名架子工和1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死亡,其余人员脱离危险。

2、事故原因

1.设备未进行有效隔绝。该反应器共有16条管线与之连通,物料分别有一氧化碳、甲醇、甲酸甲酯等。操作人员只是关闭了阀门而未加盲板,由于阀门不严密,致使一氧化碳进入反应器。

2.置换、处理措施不当。该反应器未进行彻底置换,未打开所有人孔进行通风,或进行强制通风,用水冲洗只能将甲醇、甲酸甲酯等洗掉,而不能将一氧化碳洗去。

3.分析方法不全面。进罐入塔应分析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及氧气含量,而有关人员只分析了氧气含量,未分析有害气体浓度。

4.操作人员违章作业。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,救护人员不戴防护器具进塔救人导致事故扩大,监护人员监督不力等,均属违章行为。

3、事故教训

进罐入塔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,办理“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”,加装盲板,并采样分析(H4S、O2、总烃含量)合格,落实好监护人,方可进入。

推荐阅读

带压拆阀 阀门崩人

1、事故经过 1993年6月2日,兰州炼化总厂催化剂厂新建3000吨/年分子筛装置在开工试生产阶段中,因仪表风系统串入水,并将水带到了阀门的 ...

2019-03-15
内浮顶油罐检修着火 造成作业人员伤

1、事故经过 1988年6月3日,天津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车间石脑油罐检修过程中,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。 当日15时20分,第四建设公司所属综 ...

2019-03-15
麻痹大意未验电,被电击伤死亡

1、事故经过 2003年7月3日上午8:30,某建设公司工程项目部仪表调校班陈红生、齐国栋、王锡娟及检修车间职工李某,在3万吨/年乙炔装置压 ...

2019-03-15
违章安排进罐作业,铁器摩擦闪爆伤

1、事故经过 2002年11月4日,某公司合成橡胶厂聚丙烯车间安排清理高压丙烯回收罐(R-104a)和原料罐(R-101a、b、c)内的聚丙烯粉料。车间通 ...

2019-03-15
气线阀门内漏,2人窒息身亡

1、事故经过 2002年9月,某氮肥厂制氢车间2#油气化炉在运行期间发现系统阻力上升,于9月12日停炉,9月20日交出大修。9月23日,在连接气化 ...

2019-03-15
设备未隔绝,致人中毒身亡

1、事故经过 1999年7月28日16:00左右,某公司甲酸分厂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,合成反应器喷管坏,需进器内进行维修。 ...

2019-03-15
拆泵不检查,凝缩油喷出伤人

1、事故经过 1998年7月31日16:05,某厂工程公司一公司钳工六班王吉兰组6名职工在炼油一部一催化装置空冷泵房检修凝缩油泵B214/1。当把泵盖 ...

2019-03-15
印度博帕尔“1984.12.3”化学品泄漏事

1 、事故经过 1984 年12月3日发生在印度博帕尔的甲基异氰酸酯(MIC)泄漏事故,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工业安全事故。事发后短短的几天内造成 ...

2019-03-15
违规清淤,中毒死亡

1、事故经过 2008年7月11日,洛阳分公司排水车间新建斜板隔油装置油泥井的排水管线不通。7月12日,洛阳炼化工程公司2名临时工王某、丁某 ...

2019-03-15
违规吊装作业,触电死亡

1、事故经过 7月21日,中原油田建设集团在榆济输气管道工程第十六标段(位于濮阳县柳屯镇马寨联合站东100米处)吊卸Φ508钢管。在下卸第 ...

2019-03-15
X
13305473089
admin@localhost
在线咨询在线咨询